EN
SDG15 陆地生物

大熊猫栖息地的破碎化评估(2019)

尺度级别:典型地区
研究区域:中国西南地区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目前共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相比第二、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成年大熊猫种群数量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2016年将大熊猫的濒危等级从濒危降到易危(IUCN 2016),但这一降级受到国内外保护学者广泛的质疑,大熊猫是否已经真的不再濒危?目前物种是否濒危的主要依据是物种种群数量,而物种的栖息地变化状况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对应目标:15.5 采取紧急和重大行动,减少自然栖息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和预防濒危物种灭绝
  
对应指标:15.5.1 红色名录指数
  
方法
  
  由于全国四次大熊猫调查的范围、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存在不一致,可能会影响评估结果。为此,本研究选取四次调查的最大调查范围作为研究区域,包括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56个大熊猫分布县。采用一致的栖息地范围和质量评估方法,结合多年野外调查、GIS和遥感数据,对大熊猫栖息地进行综合分析。
  
  在大熊猫栖息地空间分布评估中,主要使用海拔、坡度和森林覆盖等因素相结合的栖息地机理模型来评估大熊猫栖息地的空间分布,从分辨率为90米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提取海拔和坡度等相关数据,从52 幅来自中国科学院数据库和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Landsat MSS/TM 图像,提取森林覆盖类型数据。
  
  在栖息地破碎化评估中,使用Fragstats 3.3并选取隔离斑块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对不同年份大熊猫栖息地进行破碎化评估,综合反映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因素对斑块影响。在宏观尺度,由于河流、永久积雪和高等级公路(如国家级、省级、县级公路)是大熊猫栖息地隔离的主要因素,我们将大熊猫栖息地和以上隔离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分析不同年份栖息地隔离的变化趋势。
  
  在栖息地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中,综合考虑了生物物理和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如湿度指数、海拔高度、人口、道路密度、自然保护区比例。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的贡献。
  
所用数据
  
  1976、1988、2001、2013四个年份的Landsat MSS/TM图像;
  
  SRTM DEM 数据;
  
  来自国家地理信息中心的河流数据,来自于交通部门的道路数据,以及人口、经济、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等。
  
结果与分析
  
  大熊猫栖息地评估结果发现,2001年至2013年间,尽管发生了汶川大地震这样重大自然灾害,大熊猫栖息地仍增加了0.4%,栖息地平均斑块面积增加了1.8%。这表明从2001年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增加(图1)。
  
  图1. 大熊猫栖息地空间动态变化图
 

  

  图2. 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内公路交通变化图
  
  但是,从过去近40年的时间尺度来看,由于历史上长时间的森林采伐,近年来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大熊猫栖息地的面积比1976年及1988年(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的面积要小,并且更加破碎。由于公路建设等人类活动的影响,2013年被隔离的大熊猫栖息地单元数是1976年的3倍(图2),意味着大熊猫种群间的交流阻碍有较大的增加。
  
  研究表明,从种群数量来看,大熊猫从濒危(EN)调整为易危(VU)是合理的,但从栖息地的变化来看结论并不完全成立。尽管2001年以来大熊猫栖息地有所恢复,但目前大熊猫的栖息地比1988年大熊猫被列为濒危物种时面积要小,并且更加破碎,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因素仍然严重,这种调整是不合理,将来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要综合种群和栖息地两方面的因素。
 
  
  图3. 大熊猫栖息地
  
  
 成果要点

  1976-2013年期间,虽然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但栖息地比1988年面积缩小且更加破碎化,单纯以种群数量为依据将大熊猫濒危等级从濒危降到易危是不合理的,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需要综合种群和栖息地两方面的因素。

  

展望

 

  采用本报告的方法可以更合理的评估大熊猫栖息地的动态变化,为后续的大熊猫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方法和数据支撑。
  
  本研究的方法可应用于全球其他濒危物种栖息地的评估,分析破碎化以及影响因素,开展SDG 15.5“紧急采取重大行动来减少自然生境的退化,阻止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到2020年,保护受威胁物种,不让其灭绝”。

联系我们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SDG工作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电话:86-10-82178900  传真:86-10-82178980  邮编:100094

网站:www.sdgs.casearth.cn  发送电子邮件至:casearth@radi.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