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SDG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

中国减少灾害损失及促进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监测(2020)

对应目标:11.5 到2030年,大幅减少各种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受灾人数,大幅减少灾害造成的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有关的直接经济损失,重点保护穷人和处境脆弱群体。

 成果亮点
     中国自然灾害损失整体显著下降,其中每十万人因灾死亡及失踪人数由2013年的0.17降低到2019年的0.06,每十万人受灾人数由2013年的28 739.87降低到2019年的9 285.71,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3年的0.98%降低到2019年的0.33%。
 
1. 案例背景
  
      本世纪,城市化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速度逐渐加快,灾害问题已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内,“大幅减少各种灾害损失,重点保护穷人和处境脆弱群体”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得到中国政府积极响应。正在实施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目标中就包含相关指标。中国加大了对西部经济落后,特别是发生过重大灾害区域的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有效促进了灾害脆弱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 所用数据

  2009~2019年多源遥感数据: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北京二号等卫星遥感数据以及航空遥感数据

  2009~2019年统计、公报数据:中国区域、县域、城市、人口、民政等统计年鉴,青海、甘肃等统计年鉴,应急管理部、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对全国自然灾害情况会商核定数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全国地质灾害通报等

  2019年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区考察数据

3. 方法介绍

  本案例采用统计和空间数据协同方法对灾害损失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开展多维度精细监测;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灾害脆弱区灾害体状况、治理工程进展、房屋建筑分布与交通设施修建等目标提取;采用长时间序列卫星遥感参数反演方法开展生态环境状况动态监测。

4. 结果与分析

  1)中国灾害损失变化动态监测

  综合灾害损失、人口、经济统计数据的监测结果显示:中国自然灾害损失整体显著下降(图1)。其中每十万人因灾死亡及失踪人数由2013年的0.17降低到2019年的0.06,每十万人受灾人数由2013年的28 739.87降低到2019年的9 285.71,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13年的0.98%降低到2019年的0.33%。各项评价损失指标都大幅减少。
  

 

  图1. 中国自然灾害损失变化图(不包含港澳台地区)
  
  2)中国促进灾害脆弱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监测

  中国西部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贫困人口集中,灾害频繁。2010年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发生,给当地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利用地球大数据开展跟踪监测,评估结果显示政府通过实施强化防灾减灾工程、提高居民住房质量等措施,有效促进了这些灾害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区为例,简要介绍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监测情况(表1和图2)。

  表1中国促进灾害脆弱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及效果(以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区为例)
  

 

  图2. 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区植被恢复状况动态监测

5. 讨论与展望

       近年来,中国城市和人类住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自然灾害损失整体显著下降。但中国复杂的孕灾环境叠加频发的极端气象水文事件,为继续大幅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西部等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大力推动先进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综合应用,加强灾害发生、发展机理研究,打通灾害预测、预警、监测、评估和治理的技术瓶颈,是今后重要的推进方向。

联系我们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SDG工作组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邓庄南路9号

电话:86-10-82178900  传真:86-10-82178980  邮编:100094

网站:www.sdgs.casearth.cn  发送电子邮件至:casearth@radi.ac.cn